福州水公司在一级调度SCADA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在电子部七所提供的原程序上,增加了管网最低压力点红色报警、水厂fun88乐天使机组效率、fun88乐天使压力合格率计算、1000m3水电单耗计算、单位配水电耗计算、水泵工况点显示记录、fun88乐天使动办电耗、杂项电耗、总电耗计算和显示、报表打印等多项功能。由于运行程序及自由组态的完全开放,生产运行人员可以在使用过程fun88乐天使过自由组合来完成各项数据显示,自行进行报表设计,显示图幅设计,生产数据对比计算,在部分仪表未安装时采用调度日报表的数据自动填充,为生产调度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并为优化调度奠定了良好的信息源基础。
总结国内水厂计算机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经过近年的技术引进和生产实践,供水企业的计算机监测和控制以建立集散型(DCS)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宜。该系统基本以计算机网络,工业PC+PLC(RTU)为主体,把实时监控管理扩展成联网控制及信息管理,成为分散型综合信息fun88乐天使管理系统。具有功能完善、分散自治、灵活fun88乐天使、操作容易、维护简便等优点。特点是软件工程的发展,使软件的维护和变更工作已无需软件工程师来做,而由水厂工艺运行工程师自已就能完成,可满足现代化水厂过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的需要。
遥测、遥信、遥控系统作为水厂监控系统的延伸,将各水厂的实时生产运行参数通过有线或无线的形式送到总公司的生产调度中心,有较好的实时性,数据采集更为集中,通过调度中心分析比较,在经验调度阶段通过人工判断,作出整个供水系统的最佳调度方案安排供水生产;在宏观调度阶段,则可通过计算机采集“三遥”系统传送来的管网压力数据和水厂生产运行参数,以及通过实测邓得的管网工况,给出最高时、平均时、最小时供水分界线,实际供水分界线范围。选取若干管网分界线上的点和管网末稍作为控制点,由管网宏观调度程序给出最佳调度方案组织供水生产。当然宏观简单调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通知经验所得到的管网工况参数与管网实际运行状态之间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宏观高度所提出的调度方案的准确性和精度。因此,提出简单宏观调度是希望通过测压点和各水厂fun88乐天使流量Q和扬程H以及运行费用建立起来的函数关系,在总供不量一定及满足管网服务压力的情况下,力求运行费用最小。此时由“三遥”系统已建立联系的各厂fun88乐天使H、Q与测压点压力的函数关系,就可以求出各厂的H、Q的调度值。受各厂实际情况的影响,必要时各厂的H、Q调度值需作适当调整。这一类简单宏观调度模型能随用水条件的变化,自动地不断生成。优化调节器度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微观调度模型,微观调度模型必须在“三遥”系统及建立管网正确有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管网测压点送回的压力参数,调整模型节点流量,使理论计算和实际测压点接近。模型校正正确后用该模型进行优化调度计算,求各厂的供水量Q和供水扬程H。
综上所述,供水生产调度的目标是:在保证管网所需压力以及在各供水厂现有设备的前提下,通过采集生产运行参数,应用计算机技术使得运行费用最小。由于供水生产成本中电耗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量,供水生产调节器度的经济与否潜藏着巨大的潜力和经济效益,而“三遥”系统的建立和稳定工作,又是优化调度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建立“三遥”系统使其真实反映水厂生产运行情况和管网压力,在供水生产和保障工农业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中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益。
福州水公司至1998年8月已完成了一级调度的SCADA系统,至1998年底全面建立二级调度的SCADA系统。将6个相对独立的水厂数据采集予站划归水厂管理,水厂调度可监控本厂的生产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生产问题,加强一次仪表的生产运行、维护。实时性更强,有助于供水生产管理,调动水厂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一级调度SCADA系统一年多的试运行,fun88乐天使体会到:一次仪表的日常维护及一次仪表的选型是SCADA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在一级调度运行阶级,由于水厂本身未显示运行参数,调度中心需负责各厂的一次仪表维护工作,工作量大面广,特别是电参量的变送器的维修工作必须由水厂电工配合才能完成,增加了工作环节。因此,SCADA系统的运行,必需得到各水厂的全力支持,否则将很难做到长时间稳定运行。在生产考核指标上,也应做相应调整。fun88乐天使采取的措施是:将原有考核重点从水量考核改为出厂压力考核,逐步加大电单耗和配水单位电耗的考核,重新修订供水调度管理条例,并将优化调度的有关要求分解到调度管理条例中去,从生产管理上首先明确目标和工作重点,从水厂调度员、水厂厂长到公司调度中心的调度员在日常工作中,都能从优化调度的角度出发,安排供水生产。
总结前阶段的工作,fun88乐天使认为优化调度是长远的战略目标,是努力方向。无论是一级调度还是二级调度的SCADA系统的建立,仅仅是提供了数据采集、存贮和报表制作的工具。为能适应本企业实际应用的调度系统,还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依托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结合本企业情况,制作适应本企业的生产运行报表,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取得最佳的生产运行方案。